访问量:331171

 

 

 

主编:祝克懿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海内外著名语言学者研讨“修辞学科创新发展”论题的35篇学术论文,其多元维度的探讨,弘扬了修辞学传统,促进了对修辞学基本问题的重新思考,拓展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本书充分体现了修辞学学科兼容并包、跨学科发展的优势,也体现了修辞学“新理念、高品位、多范式、大格局”的当代追求,具有较高的语言学文献价值,亦可视为一本集修辞学研究新理论、新方法之大成的探索集。

 

目  录

修辞学传统

陈望道先生对现代中国语言学的历史贡献◎陈光磊 

“语文体式”概念的创立与《修辞学发凡》体系的构建◎李熙宗 

试论新中国成立后陈望道修辞学研究的重大发展◎宗廷虎

 

修辞学理论

系统中的对立——谈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基础◎陈 平

修辞的基础——语义和谐律◎陆俭明

从“演员是个动词”说起——“名词动用”和“动词名用”的不对称◎沈家煊 

融入大生态:中国修辞学研究突围十年回顾与反思——基于广义修辞观的学术逻辑和学术实践◎谭学纯

修辞的民族性与留学生汉语交际的得体性◎曾毅平

论“象征”的构建及相关问题◎左思民

 

修辞现象研究

网络造句背后的集体记忆和社会无意识◎程 寅、黄锦章

语言规范试说◎李宇明

流行语的扩散:从高频到泛化、框填——评《修辞学习》2009年的流行语研究,兼论一个流行语研究框架的建构◎刘大为

“一A一B”框式结构的位序原则及语义◎邵敬敏、崔少娟

“招聘”和“求职”:构式压制中双向互动的合力机制◎施春宏

当代汉语新词的地域竞争和整合◎游汝杰

当代流行构式“X也Y”研究◎张谊生

 

修辞与语篇

新闻语体中连续报道的互文分析◎娄开阳、徐赳赳

篇章结构修辞:句间联系何以通畅◎屈承熹

汉英报纸新闻中转述言语的对比研究◎辛 斌

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篇发生学的研究◎朱永生、吴格奇、赵玲莉

互文:语篇研究的新论域◎祝克懿

 

修辞与语法

修辞的转类与语法的转类◎方 梅

语体语法:“形式—功能对应律”的语言探索◎冯胜利

从语体差异到语法差异——以自然会话与影视对白中的把字句、被动句、光杆动词句、否定反问句为例◎陶红印、刘娅琼

由人际代词与非人际代词的对立看语体分类◎王 珏、洪 琳

以语法解释为目的的语体研究◎张伯江

 

修辞与语用

句子语用意义的提取◎戴耀晶

论言思情貌整一原则与鲜活话语研究——多模态语料库语言学方法◎顾曰国

幽默语言、谎言、法律语言、机构形象修辞、实验修辞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基于“新言语行为分析”的思考◎胡范铸

从隐喻研究看认知语言学、修辞学和语用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启发◎束定芳

认知模型、语用标记和语境框架——语用意义的认知语用分析王建华

 

西方修辞学

互文性理论对结构主义的继承与突破◎朱莉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黄 蓓(译)

当代西方修辞研究的两个特点及其缘由◎刘亚猛 

解读中式签语饼——美籍华人修辞的形成◎LuMing Mao(毛履鸣)、汪建峰(译)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张汉良

 

 

“望道修辞学论坛”简介

 
 

      “望道修辞学论坛”是以现代修辞学奠基者陈望道命名、复旦大学中文系与《当代修辞学》编辑部创办的一个高端学术论坛。该论坛自2008年至2016年已经成功举办七届,为语言学科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当代修辞学》杂志进入CSSCI等数种知名期刊数据库,促进复旦大学修辞学的学科建设,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

 

上一篇:《当代修辞学》2016年第6期目录

下一篇:2017年第1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