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德禄;
本文重点探讨多模态话语建构中修辞与设计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首先探讨修辞和多模态修辞的关系;然后探讨修辞和设计所属的层次及其性质;接着探讨它们各自的分工;最后探讨修辞和设计的一体化运行模式。研究发现:1)修辞和设计分属不同的层次,但它们不能被植入任何一个现有的层次中,而是处于两个层次之间:修辞处在语境层和意义层之间,设计处在意义层和词汇语法层之间;2)修辞的分工是根据语境和交际意图等来选择适切的意义模式,而设计的分工是根据选择的意义模式选择合适模态集合及其配置关系;3)修辞和设计形成了一体化运行模式。现在这项研究还需要做更加深入和细致的探索,通过语料库、试验、统计计算、大数据等方法来确认这项研究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并且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2024年05期 No.245 3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 卢英顺;
语篇中后续小句或句子的话题与其先行语之间存在回指问题。回指的形式有三种:名词性回指、代词性回指和零形回指。回指形式的选择决定于话题信息度的大小。这三种回指形式的信息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名词性回指>代词性回指>零形回指。本文据此提出“话题信息度原则”,即在同一话题域中后续句的话题在信息度上一般不能高于其前面句子话题的信息度。
2024年05期 No.245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陈昌来;宁柏慧;
“(你/您)看/瞧人家NP”形式上来源于清末民初含“看”类话语提示成分的定语领属式和同位同指式的“人家+NP”,由源构式重组而成,形式异变、频率效应、类推机制促动其形成。意义上经历了“领属限定”>“主观评价”的动态范畴化和主观化过程,体现了“领属”范畴>“立场”范畴的这一重要语义演变路径,隐喻机制在其中发挥作用。从共时角度看,语境、构件因素、语用移情策略等影响构式立场表达功能的浮现;构式重音策略影响构式强调突显功能的浮现;语言经济原则、礼貌原则等影响构式语用修辞功能的浮现。
2024年05期 No.245 49-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 梁银峰;杨建伟;
在汉语中,传信功能可由信息来源与信息获取方式两种途径表征,“据说”与“听说”是各自的代表。语义测试表明,两者在信源的可靠性、信息预指以及其他获取方式上存在传信功能差异,这些差异可由历史来源得到解释:副词“据说”由引进间接信源的介宾结构“据说”词汇化形成;副词“听说”则由指示信息获取方式的感知动词“听说”语法化形成。两者是不同的传信策略向传信语演变的结果,“据说”固化了介宾结构的传信义,而“听说”吸收了感知动词的语境义。
2024年05期 No.245 6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 李文;
借助“对话性”实现冲突是庭审话语中一种重要的修辞策略。本研究以真实中国刑事庭审话语为语料,从人际语篇语义视角探析了庭审冲突话语中对话性修辞策略的具体实现形式,重点阐释了庭审各方通过人际协商和评价资源形成对话,进而实现冲突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庭审冲突话语中存在两种互补的对话性修辞策略:庭审参与各方不仅可以通过结构性人际意义协商实现“冲突性对话”,还可以通过由态度和介入资源实现的非结构性人际意义对话引发“对话性冲突”。此外,庭审冲突话语中的对话关系不仅仅局限于冲突过程的直接参与者之间,还存在于冲突发起者与冲突话语中出现的其他声音之间。对庭审冲突话语中对话性修辞策略的阐释和解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庭审冲突话语的本质和特征,揭示推动庭审进程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且能有效地指导庭审冲突各方认识争议焦点,为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构建和谐的诉讼秩序提供一定借鉴。
2024年05期 No.245 7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钟鼎;戚晓杰;
“表格”是一种独特的书面形式表达,是语言与图像的和谐统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普及,科技传播手段的进步,表格的交际功用愈显突出,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已成为人们沟通交流、信息传递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当今“图像化时代”相同步、相谐和。目前由于其异质、交叉、边缘,囿于不同学科的分工,融语言与图像为一体的表格“语言”研究没有引起学界充分的重视。本文基于对“语象合治”符号学思想的认同,采用广义语言文字观,对由语象结合的异质视觉符号的表格“语言”进行探析。通过观察视角的变换,使此被忽视的边缘领域逐渐被发现,走向前台,从而将研究引向深入。
2024年05期 No.245 8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